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抡的《壶中天慢》
全文:
洞天深处赏娇红,轻玉高张云幕。
国艳天香相竞秀,琼苑风光如昨。
露洗妖妍,风传馥郁,云雨巫山约。
春浓如酒,五云台榭楼阁。
圣代道洽功成,一尘不动,四境无鸣柝。
屡有丰年天助顺,基业增隆山岳。
两世明君,千秋万岁,永享升平乐。
东皇呈瑞,更无一片花落。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圣代
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 周 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清 金农 《新编拙诗四卷手自抄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一:“圣代空嗟骨相癯,常裁别体闢榛芜。”
道洽
某种学说和教义得到普及。 唐 辩机 《<大唐西域记>赞》:“道洽十方,智周万物。” 宋 张抡 《壶中天慢》词:“圣代道洽功成,一尘不动,四境无鸣柝。” 清 方苞 《周官辨伪二》:“至 周公 作注,道洽政行,民知秉礼而度义也。”
一尘
(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四境
四周的边境;国境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宋· 苏洵《六国论》
鸣柝
敲击梆子使发声。常用以巡夜和聚众。 唐 符载 《士洑镇保宁记》:“向至暮夜,则渔者唱,樵者和,荡荡然罢鸣柝吠犬之惊。”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之三:“万陇登禾新霽色,千村鸣柝旧寒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炊熟则鸣柝聚食。”
张抡名句,壶中天慢名句
猜你喜欢:
-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 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 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商鞅《商君书·开塞》
- 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释正觉〔宋代〕
- 小许庵口号乾隆〔清代〕
- 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卢祖皋〔宋代〕
- 句叶延寿〔宋代〕
- 寒食前一日西湖閒泛三首张镃〔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