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两汉班婕妤的《自悼赋》
全文: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
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为后庭。
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圣明。
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于增成。
既过幸于非位兮,窃庶几乎嘉时。
每寤寐而累息兮,申佩离以自思。
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
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阎之为邮;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
虽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
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
痛阳禄与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
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
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
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
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
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
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重曰:潜玄宫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闼扃。
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
广室阴兮帏幄暗,房栊虚兮风泠泠。
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纨素声。
神眇眇兮密靓处,君不御兮谁为荣?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
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
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
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
已独享兮高明,处生民兮极休。
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
绿衣兮白华,自古兮有之。
参考注释
共养
即供养。亦指供养的物品。共,通“ 供 ”。《管子·形势解》:“尽力共养,子妇之则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死,不治。适其共养,此不当医治。”《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 秦 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
东宫
(1) 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借指太子本人
(范养民)为东宫伴读。—— 明· 顾炎武《亭林诗文集》
(2) 复姓
长信
指 长信宫 。《三辅黄图·汉宫》:“﹝ 长乐宫 ﹞有 长信 、 长秋 、 永寿 、 永寧 四殿。 高帝 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后亦用为太皇太后的代称。《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痛椒涂之先廓,哀长信之莫临。” 李善 注引 汉 应劭 《汉官仪》:“帝祖母为太皇太后,其所居曰 长信宫 也。”
末流
(1).水流的下游。《后汉书·傅燮传》:“臣之所惧,在於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
(2).比喻事物的后来的发展状态。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昔 周 之人,拘群饮而被之以杀刑者,以为酒之末流生害,有至於死者众矣,故重禁其祸之所自生。”《明史·徐溥传》:“即位以来,未尝有内降。倖门一开,末流安底?”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师说·罗洪先赵贞吉等》:“按 王 门惟 心斋氏 盛传其説,从不学不虑之旨,转而标之曰‘自然’,曰‘学乐’。末流衍蔓,浸为小人之无忌惮。”
(3).末期,末世。《汉书·叙传上》:“昔 周 立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其势然也。” 元 曹之谦 《变白头吟》:“梧桐不独老,鸳鸯亦双死……奈何及末流,不知再醮羞。”
(4).指后世。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 郑国 欲弊 秦 ,渠成 秦 富强。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长。”
(5).馀绪,遗业。《汉书·司马迁传》:“惟 汉 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絶业。” 章炳麟 《辨诗》:“极乎 王粲 、 曹植 、 阮籍 、 左思 、 刘琨 、 郭璞 诸家,其气可以抗浮云,其诚可以比金石…… 谢瞻 承其末流,《张子房诗》本之。”
(6).后辈,后人。亦指已经衰落而失去其原有精神实质的流派。 宋 苏轼 《试馆职策题》:“ 太公 治 齐 ,举贤而上功,而其末流亦有争夺之祸。”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麴糵》:“自非 炎 黄 作祖,末流聪明,乌能竟其方术哉!” 鲁迅 《三闲集·流氓的变迁》:“惟侠老实,所以墨者的末流,至于以‘死’为终极的目的。”
(7).指颓风弊俗。《史记·游侠列传序》:“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汉书·游侠传序》:“惜乎不入於道德,苟放纵於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风成俗习,莫不逐末流,遁遂往,可慨者也。” 唐 王勃 《上吏部裴侍郎启》:“甄明大义,矫正末流。” 清 顾炎武 《朱处士彝尊过余于太原东郊赠之》诗:“词赋雕鐫老,江山骋望频。末流弥宇宙,大雅接新人。”
(8).后列,下等。 汉 班倢伃 《自悼赋》:“奉共养於东宫兮,託 长信 之末流。共洒埽於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杜篤 贾逵 ,亦有声於文,跡其为才, 崔 傅 之末流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均是儒也,而有君子、小人之辨……皆学之力也,末流或至叛圣人害天下而不顾,非小人而何?” 清 刘大櫆 《东皋先生时文序》:“至於赋诗作文,专以末流自待。言及於 杜甫 韩愈 ,则惭然变色,以为天人,非吾之所企。吾是以悲其志之不立也。”
班婕妤名句,自悼赋名句
猜你喜欢:
-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左丘明《国语·越语·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