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宝传奇的《孝顺歌》
全文:
一闻道,办去程。
愁肠九回百虑生。
和伊在云屏。
和伊在芳径。
和伊共饮。
怎忍一时,鸾凤分影。
泪眼偷弹,春衫尽是啼痕换头。
我今日去也,今日离此行。
非是我忘恩。
非是有别情。
非敢负心。
要赴桃源,新除一任。
怎别家乡,一心为著功名。
参考注释
泪眼
含着泪水的眼睛
泪眼模糊
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啼痕
泪痕。 唐 岑参 《长门怨》诗:“緑钱侵履跡,红粉溼啼痕。” 元 曾瑞 《蝶恋花·闺怨》套曲:“别后身属新恨管,泥金翠袖啼痕满。” 郁达夫 《春江感旧》诗之二:“絶无消息传青鸟,认得啼痕在玉钩。”
换头
(1).词的下片起头句和前片不相同的叫换头。 明 杨慎 《词品·秦少游赠楼东玉》:“ 秦少游 《水龙吟》赠营妓 楼东玉 者,其中‘小楼连苑’,及换头‘玉佩丁东’,隐‘楼东玉’三字。” 清 周济 《宋四家词选·论》:“吞吐之妙,全在换头煞尾。古人名换头为过变,或藕断丝连,或异军突起,皆须令读者耳目振动,方成佳製。换头多偷声,须和婉,和婉则句长节短,可容攒簇。”或谓《诗》中已有换头,但其名称在填词时始出现。 清 纳兰性德 《填词》诗:“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有时亦指词由前片转入下片句法和前片完全相同的,即谓乐曲过拍后另起一头。
(2).曲牌的一种体式。重复同一曲调,后曲换前曲的头一句或头几句,稍增减其字数,其性质与“前腔”、“幺篇”等相同。曲中的换头也可以自成一调,与词中的换头不同。
(3).旧时剃头担子鸣以招人的一种乐器。
李宝传奇名句,孝顺歌名句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