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
全文: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
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
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
非尘体不动,本实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学无踪。
难了意在处,塞顽空色空。
本无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体者何穷。
真体非形相,不离形相中。
幻质皆虚伪,大智发於中。
幻尽觉圆满,心光寥廓通。
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
森罗并万像,影现一镜中。
镜中实我体,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净,眼耳若盲聋。
情忘兼想尽,忽觉已身空。
自了本无物,强以道言通。
此法滞诸学,皆幻质相容。
若离一切相,形体外灵通。
左右逢其源,烦中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属犹如梦,非冤不遇逢。
如今儿女者,皆再来祖宗。
一根来复去,如观桑叶同。
本树何曾动,凋叶有来冬。
叶落明年发,根深不怕风。
但能勤力护,勿使火兼虫。
毁坏本根者,万劫堕贫穷。
如今忧生死,犹如颠哭空。
不知空本无,如翳生眼中。
眼明虽说实,不可顺盲聋。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真体
真实的本体。 南朝 梁 萧统 《解二谛义》:“又諮真寂之体,本自不流,凡夫见流,不离真体,然则但有一真,不成二諦。” 唐 彦悰 《后画录·隋江志》:“笔力劲健,风神顿爽,模山拟水,得其真体。”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阴阳未分,二气合一,絪緼太和之真体,非目力所及,不可得而见也。”
形相
(1).相貌;形状。《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 唐 顾况 《露青竹杖歌》:“亭亭笔直无皴节,磨捋形相一条铁。”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人丛中现出七岁的孩子的上半身,承着电灯光,面目作哭泣的形相。”
(2).端详;细看。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宋 梅尧臣 《雷逸老遗仿石鼓文》诗:“歷 秦 汉 魏 下及 唐 ,无人着眼来形相。”
不离
(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相中
看中
我没有相中这条牛
释印肃名句,偈颂三十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