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
全文:
平生操立有天知,何事谋身与志违。
上国献诗还不遇,故园经乱又空归。
山城欲暮人烟敛,江月初寒钓艇归。
且把风寒作闲事,懒能和泪拜庭闱。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左传·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简上国之兵於 宗丘 。” 杜预 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 春秋 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 吴 楚 诸国相对而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吴子 ﹞使 延州来 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 晋 ,以观诸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上国,中国也。盖以 吴 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韦昭 注:“上国,中国也。”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3).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李贤 注:“上象四七,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故曰下应分土,言皆以辅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鹘可汗文》:“抚有九姓,制临一方,气吞诸戎,名播上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惟 布达拉 一区,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华夏 ,故 吐番赞普 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4).指京师。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 胡三省 注:“时藩镇窃据,自比古诸侯,谓京师为上国。”《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献诗
(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 韦昭 注:“献诗以风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谨拜表献诗二篇。”《新唐书·文艺传下·崔颢》:“ 李邕 闻其名,虚舍邀之, 顥 至献诗。” 清 朱彝尊 《<平蜀诗十三章>序》:“﹝臣﹞颂扬丕烈,其何敢后,乃拜手稽首而献诗。”
(2).泛指奉献诗作。 邹荻帆 《星汉灿烂》:“不,这不是献诗,但是我要表达我对那些为乒乓赛而工作的人们的心意。”
不遇
(1)
不得志;不被赏识
怀才不遇
(2)
没碰到
可又有一说不遇艰难,不显好处
故园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杜荀鹤名句,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名句
猜你喜欢:
-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周兴嗣《千字文·全文》
- 恶有衅,虽贵罚也。左丘明《国语·鲁语·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佚名《易传·象传上·履》
- 学之染人,甚于丹青。房玄龄《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章》
-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