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得度随形化,说法开迷震梵音
黄拱 《伏睹适公诗赞观世音菩萨果应所恳具述于前拱不揆浅拙谨吟一章同赞圣德》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黄拱的《伏睹适公诗赞观世音菩萨果应所恳具述于前拱不揆浅拙谨吟一章同赞圣德》
全文:
菩萨慈悲行愿深,遍游沙界拯枯沉。
众生得度随形化,说法开迷震梵音。
眉现毫光同率土,手持杨柳摄群心。
我今稽首虔诚礼,愿赐慈光与照临。
参考注释
生得
生获,活捉。《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吾闻之,虫莫知於龙,以其不生得也。”《史记·曹相国世家》:“﹝ 曹参 ﹞击 魏王 於 曲阳 ,追至 武垣 ,生得 魏王 豹 。”《后汉书·刘玄传》:“ 更始 守城,使 李松 出战,败,死者二千餘人, 赤眉 生得 松 。”
说法
(1) 指说话所用的词
换个说法,他也许能接受
(2) 说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
(3) 讲说的方法
梵音
(1).梵呗。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讚则号为梵音。”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明 何景明 《再至寺》诗:“古壁栖金象,花宫出梵音。”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捐姬》:“听松风梵音,偶来萧寺,看他疏写千张纸。” 李涵秋 《广陵潮》第六七回:“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们点齐香烛,请大家拜佛。霎时鐃鈸叮当,梵音高唱。”
(2).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法苑珠林》卷四九:“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徧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数》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3).犹梵语。亦泛指 印度 的语言。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夫 毗沙门 ,梵音, 唐 言多闻也。”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更堪诵入陀罗尼, 唐 音梵音相杂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华音论读,必以一音为一读;梵音论讽,虽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扬高下。”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我虽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见过他《从印度带去的使命》。”
黄拱名句,伏睹适公诗赞观世音菩萨果应所恳具述于前拱不揆浅拙谨吟一章同赞圣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