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千尺雪再成·其三》
全文:
热河西苑及东吴,到处风华具四图。
试问得无纷色相,宧光应道岂妨乎。
参考注释
试问
(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 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2).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问。《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得无
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色相
(1) 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
我们可以从这块玉的色相上断定它是块好料
(2) 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
(3) 佛教指事物的形状外貌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4) 后来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
利用色相从事犯罪活动
光应
善报。《汉书·武帝纪》:“朕用事 介山 ,祭后土,皆有光应。”
乾隆名句,千尺雪再成·其三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
-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
- 凡与敌战,若陷在危亡之地,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不可怀生,则胜。佚名《百战奇略·第五卷·危战》
- 念奴娇(武夷咏梅)刘清夫〔宋代〕
-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司马光〔宋代〕
- 禅房怀友人岑伦李白〔唐代〕
- 自遣李频〔唐代〕
-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韩愈〔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