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过的《叔父生日·其一》
全文:
百川赴东海,如走万国朝。
横岫列嵩岱,众山失岧峣。
吾道岂不尊,凛然干云霄。
斯文有盟主,坐制狂澜漂。
天实相我公,高卧不知招。
手持文章柄,烂若北斗标。
末学病多歧,寝令世俗浇。
申商日充塞,仁义愈寂寥。
造物真有意,俾公以后凋。
群邪终放郑,正始会闻韶。
过也匪私祝,彼苍自昭昭。
后生方有托,未用忧箪瓢。
参考注释
末学
(1).肤浅无本之学。多用作自谦之词或自称的谦词。《庄子·天道》:“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於主,详在於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鐘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絰,隆杀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成玄英 疏:“先,本也。五末之学,中古有之,事涉浇伪,终非根本也。” 汉 蔡邕 《答诏问灾异八事》:“臣伏惟陛下圣德允明,深悼变异,德音恳诚,褒臣末学,特垂访及,非臣螻蚁所能堪副。” 唐 司空曙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诗:“微才空觉滞京师,末学曾为叔父知。” 宋 苏轼 《与封守朱朝请》:“前日蒙示所藏诸书,使末学稍窥家法之秘,幸甚,幸甚。” 明 杨慎 《孔明渊明》:“ 朱子 谓 孔明 之学本 申 韩 , 渊明 之学本 老 庄 。此语末学不敢议,亦不敢从。”参见“ 末学肤受 ”。
(2).指浅薄的学者。 汉 蔡邕 《刘镇南碑》:“深愍末学远本离直,乃令诸儒改定五经章句,删剗浮辞,芟除烦重。”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论》:“末学庸浅,不达名教之本,牵於事用以惑自然之性。”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清 黄宗羲 《戴西洮诗文题词》:“所接不过腐生末学,所读不过毛头制义。”
(3).犹后学。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闕里既已千载,深儒流於末学。” 唐 韩愈 《读墨子》:“余以为辩生於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説,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思天下所以太平,必用芻蕘之説。亟收末学,以辅大猷。”
(4).指非正统之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儒主传统翼教,而硕士名贤之训附之;杂主饰治捄偏,而傍蹊末学之谈附之。”
多歧
亦作“ 多岐 ”。谓多岔道。 唐 许浑 《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诗:“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代公》:“泣拜以从公,公多歧援喻,止之不获,遂纳为侧室。”
世俗
(1) 世间一般的习俗
世俗之见
(2) 非宗教的
她不允许他们在去教堂来回的路上谈论世俗的事情
苏过名句,叔父生日·其一名句
猜你喜欢:
-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令狐德棻《周书·列传·卷二十五》
-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 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义仁莫名,奸邪不以为患。来俊臣《罗织经·保身卷第七》
-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曾巩〔宋代〕
- 恭读皇祖圣祖仁皇帝御题耕织图四十六景诗敬和原韵·其二十九·分箔乾隆〔清代〕
- 偈颂七十二首释祖钦〔宋代〕
- 冬日杂书六首张耒〔宋代〕
- 柯博士竹图王冕〔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