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赠送澶州监酒税刘铨殿直》
全文:
顿丘淇水雄朔方,官收榷算资公藏。
晨朝百贩罗庭堂,望门逆鼻闻椒浆。
惜哉刘子气方刚,峨冠凛凛颀而扬。
丈夫有志固难量,短袖不足供倡佯。
黄河七月鸣浮梁,风埃瘦马景山长。
刘子何之魏北乡,悲歌弹铗邀孟常。
冯驩一语惊齐王,况如刘子足自强。
读书满腹钳尔吭,酆城埋宝夜则光。
士惟不用久乃彰,不见将军家平阳,遭时有用名焜煌。
参考注释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七月
《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浮梁
(1).即浮桥。《方言》第九:“艁舟谓之浮梁。” 郭璞 注:“即今浮桥。”《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 灵臺 杰其高峙。”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即今浮桥。”《旧唐书·哀帝纪》:“ 杨师厚 於 襄州 西六十里 阴谷 江口伐竹木以为浮梁。” 清 顾炎武 《蒲州西门外铁牛唐时所造以系浮桥在今河西徙十馀里矣》诗:“ 唐 代浮梁处,遗牛制尚新。”参见“ 浮桥 ”。
(2).不良。 清 杨懋建 《帝城花样·秋芙传》:“浮梁子弟,靡然从风,一倡百和,几有若狂之叹。”原注:“ 宋 人小説谓无良曰浮梁。”
(3).旧县名。属 江西省 。 汉 鄱阳县 地, 唐 武德 四年,析置 新平县 , 天宝 元年改名 浮梁 , 明 清 皆属 饶州府 。1960年并入 景德镇市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 浮梁 买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成自题》:“过眼飘零随败絮,伤心老大嫁浮梁。”
风埃
(1).被风吹起的尘土。 宋 梅尧臣 《和李廷老家会饮》:“车马不畏远,风埃不畏多。”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笼饼蒸饼之属,食必去皮,皆为北地风埃设。”
(2).指世俗,纷乱的现实社会。《晋书·列女传论》:“驰騖风埃,脱落名教,頽纵忘反,於兹为极。”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释 惠远 之高居,风埃遂隔。” 宋 司马光 《君贶环溪》诗:“地胜风埃外,门深花竹间。”
(3).指仕宦。《南齐书·王僧虔张绪传赞》:“ 思曼 廉静,自絶风埃。” 宋 陆游 《泛富春江》诗:“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4).指危乱,战乱。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强梁海上来,三年战局开,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
(5).犹风尘。指娼家生活。 金 元好问 《洧川行》:“无端嫁作荡子妇,流落弃掷风埃中。”
瘦马
(1).瘦弱的马。 唐 杜甫 《瘦马行》:“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骑着瘦马儿,圪登登的又上 长安 道。”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买来养育以待再贩卖的童女;雏*妓。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维扬 ﹞女子多美丽…… 扬 人习以此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徼厚直,谓之‘瘦马’。”《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老亡八把这两个瘦马养着,不知作何结束。”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扬州瘦马》:“ 扬州 人日饮食於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旧 吴 宫重开馆娃,新 扬州 初教瘦马。”
山长
(1). 唐 、 五代 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 唐 代刺史 孙丘 于 阆州 古 台山 置学舍,延 尹恭初 为山长; 五代 蒋维东 隐居 衡岳 ,受业者称 蒋 为山长。事见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十一。 宋 元 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 明 清 时改由地方聘请。 清 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宋 范成大 《代儿童立春门贴诗》之三:“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櫟翁。” 元 吴养浩 《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诗:“雅有 岳山长 ,三年今在兹。”《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总办﹞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为办军装的事罣误了,制臺为他学问好,请他做个书院的山长,后来改了学堂,便充总办之职。”
(2).隐者之称。《宋史·雷简夫传》:“ 简夫 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 宋 陆游 《遣兴》诗:“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
晁补之名句,赠送澶州监酒税刘铨殿直名句
猜你喜欢:
- 春晚出游陆游〔宋代〕
-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张九龄〔唐代〕
-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辛弃疾〔宋代〕
- 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一王弘诲〔明代〕
- 次韵徐赞府蜚英八首方回〔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