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程师孟的《科漏新成》
全文:
台门新漏一声闻,从此朝昏百刻分。
他日郡人思太守,也须谈及叶参军。
风雨虽昏漏不移,百年应未失毫釐。
须知万户千门里,正得人间吉凶时。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台门
高贵的门第。
(1).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台为基,故称。《礼记·礼器》:“天子、诸侯臺门,此以高为贵也。”《礼记·郊特牲》:“臺门而旅树。” 孔颖达 疏:“两边起土为臺,臺上架屋,曰臺门。”
(2).泛指高大的门。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凡高大之门,时俗漫呼之曰臺门,虽未尝有筑土为基之实,而其名僭矣。”
(3).城门。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城门皆筑土为之。累土曰臺,故亦谓之臺门也。”《南史·朱异传》:“每迫曛黄,虑臺门将闔,乃引其卤簿自宅至城,使捉城门停留管籥。”
声闻
(1).亦作“ 声问 ”。音信。《国语·越语上》:“寡君 句践 乏无所使,使其下臣 种 ,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 孙叔敖 、 沉尹茎 相与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 匈奴 时, 胡 妇适产一子 通国 ,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 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 丁晋公 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北庭 节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镇留后 郭昕 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
(2).亦作“ 声问 ”。名声。《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韩非子·内储说上》:“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南阳 宋仲子 於 荆州 与 蜀郡 太守 王商 书”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州耆旧传》:“ 商 字 文表 , 广汉 人,以才学称,声问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论师﹞少好学,有才辩,声闻遐被,法俗归心。” 宋 沉辽 《真觉开堂》:“自诸祖述作已达者,皆著声问。” 清 曹寅 《题云辨上人小照》诗:“行识自来矜色相,声闻何惜证飞仙。”参见“ 声闻过情 ”。
梵文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大乘义章》卷十七:“观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证。”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朝昏
(1).早晚。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唐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 元 汤式 《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径,朝昏傍驛亭。” 叶圣陶 《穷愁》:“为人子者,即言甘旨。朝昏餐食,当谋无饥。”
(2).借指日子,生活。《宋书·王僧达传》:“又妻子为居,更无餘累、婢僕十餘,粗有田入,岁时是课,足继朝昏。” 宋 王禹偁 《甘菊冷淘》诗:“况吾草泽士,藜藿供朝昏。”《天雨花》第十回:“姊夫又得虚癆证,家贫难以度朝昏。”
百刻
古代用刻漏计时,一昼夜分百刻。 唐 李德裕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诗:“昼夜百刻中,愁肠几回絶。” 明 刘基 《夜坐》诗之二:“铜壶管领催华髮,一夜应添百刻长。” 明 陆垹 《篑斋杂著·岁差》:“如定日之法,一日百刻。”
程师孟名句,科漏新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