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伯端的《绝句六十四首》
全文:
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
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合生
(1). 唐 代一种以歌咏为主,伴随舞蹈的伎艺。《新唐书·武平一传》:“伏见胡乐施於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合生》:“﹝ 唐 ﹞ 中宗 宴 两仪殿 ,胡人 袜子 、 何懿 倡‘合生’,歌言浅秽……即是‘合生’之原,起自 唐中宗 时也。”
(2).亦作“ 合笙 ”。 宋 代说书的一个流派。艺人当场指物赋诗,也称唱题目。其内容滑稽并含讽劝意味的,叫乔合生。 宋 洪迈 《夷坚支乙志·合生诗词》:“ 江 浙 间路岐伶女,有慧黠知文墨能於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輒成者,谓之合生;其滑稽含玩讽者,谓之乔合生。”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色色有之。”
三体
(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 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而此篇独有三体者。”
(2).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 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三:“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一曰依韵,一曰次韵,一曰用韵。”原注:“依韵,用在一韵,不用其字。次韵,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 元 、 白 ,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用韵,但用彼韵,不次先后。”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后汉书·儒林传序》:“ 灵帝 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验。”《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颇善篆、隶书, 玄宗 令以三体写《老子经》。”《宋史·文苑传三·句中正》:“﹝ 句中正 ﹞尝以大小篆、八分三体书《孝经》摹石, 咸平 三年表上之。”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新唐书·柳公权传》:“ 宣宗 召至御座前,书纸三番,作真、行、草三体。”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 宋 袁枢 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体重
身体重量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张伯端名句,绝句六十四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