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裘付诸子,介胄轻边烽
苏过 《先公守汝阴尝以诗送都曹路君挂冠东归载乖崖公留其录曹语今传播世间三十年矣过寓居颍昌一日有都曹公之季子文老者来自京师出其家所藏二帖纸墨如新因道存没之旧感慨于怀乃追继先公诗韵以遗文老时方就试春官待报也》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过的《先公守汝阴尝以诗送都曹路君挂冠东归载乖崖公留其录曹语今传播世间三十年矣过寓居颍昌一日有都曹公之季子文老者来自京师出其家所藏二帖纸墨如新因道存没之旧感慨于怀乃追继先公诗韵以遗文老时方就试春官待报也》
全文:
谁闻鬷蔑言,执手为改容。
此道久寂寥,世态日方浓。
昔翁守颍尾,轩裳心已慵。
感怀督邮老,独蹑二疏踪。
脱屣太仓粟,归谋田舍舂。
浮云悟此理,可必禄万钟。
已矣衡门下,哀哉马鬣封。
箕裘付诸子,介胄轻边烽。
坐看一战霸,此言天心从。
翁诗墨犹新,我涕交颐胸。
重寻笔砚盟,愧乏好语供。
子非终穷者,时节会自逢。
参考注释
箕裘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孔颖达 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晋书·陈寿司马彪等传论》:“咸能综缉遗文,垂诸不朽,岂必克传门业,方擅箕裘者哉!” 宋 楼钥 《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童儿暗毒》:“愿爹爹百岁寿高,养童儿箕裘承绍。” 欧阳予倩 《晴雯补裘》第二场:“ 贾母 :箕裘付与儿孙辈,我自含饴乐余年。”
付诸
使改变形状或性质
统帅部所设想的计划…这些小组正将其付诸行动
介胄
(1).铠甲和头盔。《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介胄生蟣蝨,民无所告愬。”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张援襄》:“有浮尸遡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水浒传》第八十回:“不知詔意如何,未敢去其介胄。”
(2).披甲戴盔。《管子·小匡》:“介胄执枹,立於军门。” 汉 贾谊 《新书·解县》:“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新唐书·来济传》:“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副净扮 高杰 ,末扮 黄得功 ……俱介胄上。”
(3).甲冑之士。指武士。《陈书·鲁广达传》:“爪牙背义,介胄无良。” 明 何景明 《点兵行》:“富豪输钱脱籍伍,贫者驱之充介胄。”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登堂来万民,下及介胄属。”
边烽
亦作“邉烽”。1.边疆报警的烽火。 唐 沉佺期 《塞北》诗之一:“海气如秋雨,边烽似夏云。” 明 梵琦 《居庸关》诗:“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復置边烽。”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其有边烽传警, 潢池 弄兵,敌国外患之来,羣盗满山之变。”
(2).指代边境上的战事。 南朝 梁 徐悱 《白马篇》:“闻有边烽急,飞候至 长安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戎昱》:“ 宪宗 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红拂投主》:“金戈纷逐,铁马争驰,眼观邉烽四起,指日 西京 累卵危。” 清 顾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贼马与边烽,相将溃 中夏 。”
(3).借指边疆。《隋书·房陵王勇传》:“虽北夷猖獗,尝犯边烽,今城镇峻峙,所在严固,何待迁配,以致劳扰。”参见“ 边疆 ”。
苏过名句,先公守汝阴尝以诗送都曹路君挂冠东归载乖崖公留其录曹语今传播世间三十年矣过寓居颍昌一日有都曹公之季子文老者来自京师出其家所藏二帖纸墨如新因道存没之旧感慨于怀乃追继先公诗韵以遗文老时方就试春官待报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