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吕岩的《忆江南》
全文:
淮南法,秋石最堪夸。
位应乾坤白露节,象移寅卯紫河车。
子午结朝霞。
王阳术,得秘是黄牙。
万蕊初生将此类,黄钟应律始归家。
十月定君夸。
黄帝术,玄妙美金花。
玉液初凝红粉见,乾坤覆载暗交加。
龙虎变成砂。
长生术,玄要补泥丸。
彭祖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转伤残。
谁是识阴丹。
阴丹诀,三五合玄图。
二八应机堪采运,玉琼回首免荣枯。
颜貌胜凡姝。
长生术,初九秘潜龙。
慎勿从高宜作客,丹田流注气交通。
耆老反婴童。
修身客,莫误入迷津。
气术金丹传在世,象天象地象人身。
不用问东邻。
还丹诀,九九最幽玄。
三性本同一体内,要烧灵药切寻铅。
寻得是神仙。
长生药,不用问他人。
八卦九宫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
明了自通神。
学道客,修养莫迟迟。
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
死去莫回归。
治生客,审细察微言。
百岁梦中看即过,劝君修炼保尊年。
不久是神仙。
瑶池上,瑞雾霭群仙。
素练金童锵凤板,青衣玉女啸鸾弦。
身在大罗天。
沉醉处,缥渺玉京山。
唱彻步虚清燕罢,不知今夕是何年。
海水又桑田。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三性
(1).佛教名词。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 章炳麟 《建立宗论》:“云何三性?一曰徧计所执自性,二曰依他起自性,三曰圆成实自性。”
(2).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二十:“善、恶、无记,是三性也。”
(3).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 唐 吕岩 《敲爻歌》:“此时黄道会阴阳,三性元宫无漏泄。”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八:“三性本同一体内,要烧灵药切寻铅。”
(4).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汉 王充 《论衡·命义》:“亦有三性:有正,有随,有遭。正者,禀五常之性也;随者,随父母之性;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
同一
(1) 相同;同样
同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2) 一致
体内
(1) 位于或来源于生物体内部的
(2) 属于或关于身体内部的
(3) 体内感觉到的
从滑行铁道上急骤下降时体内的那种感觉
强烈的体内快感
灵药
灵验有效的药,神奇的药
切寻
靠近。 南朝 梁 沉约 《修竹弹甘蕉文》:“切寻 姑苏臺 前甘蕉一丛,宿渐云露,荏苒岁月,擢本盈寻,垂荫含丈。”
吕岩名句,忆江南名句
猜你喜欢:
-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柏庐《朱子家训·全文》
-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宋濂、王袆《元史·列传·卷五十六》
-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 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郑谷〔唐代〕
- 援襄都统制张公(顺)刘麟瑞〔元代〕
- 旴江道中易士达〔宋代〕
- 拟玉台体七首其六落日窗中坐梅尧臣〔宋代〕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