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著的《闻西兵复至又为逃隐计二首》
全文:
军屯多似撒星沙,夜月犹闻奏月笳。
尚有空囊随杜甫,幸无复壁累王涯。
草根木实逃生饭,石室泥龛到处家。
天下苍生是谁误,当年悔不坏庭麻。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草根
草根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 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 ①群众的,基层的; ②乡村地区的; ③基础的;根本的。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认为'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
“草根”(cǎo gēn)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
木实
(1).树木的果实。《战国策·秦策三》:“《诗》曰:‘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 鲍彪 注:“实,木子。”《晋书·隐逸传·郭文》:“区种菽麦,採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 唐 白居易 《唐赠尚书工部侍郎吴郡张公神道碑铭序》:“公与同官 范阳 卢巽 潜遁于 陆浑山 ,食木实、饮泉水者二年。”《元史·儒学传·黄泽》:“经岁大侵,家人采木实草根以疗饥。”
(2).枳椇子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木实。”
逃生
逃出险境,以求生存
霍克伯里河及其支流全部泛滥,灾情那么严重,农民们不得不赶快逃生
死里逃生
石室
(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晋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又东南逕 司马子长 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汉阳 太守 殷济 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新唐书·礼乐志三》:“建石室於寝园,以藏神主,至禘祫之岁,则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书·礼志二》:“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石室兮沉沉, 蓬莱山 兮寂又阴。” 宋 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古今归石室,笔削纪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极坚固的防守设施。《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近 刘氏 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係颈,共为羈僕。”
(4).古代藏图书档案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周 道废, 秦 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图籍散乱。”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自序》:“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缄之金匱,以示识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於稽古也。” 宋 司马光 《神宗皇帝挽辞》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清 钱谦益 《李自华父可守赠承德郎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制》:“为观於石室,视我赞书。”
(5).岩洞。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知 范蠡 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请如命。’”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岳巔,石室青青与天连。”《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见。” 唐 于邺 《赠隐者》诗:“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 宋 苏轼 《游桓山记》:“登 桓山 ,入石室。” 陈毅 《七星岩》诗:“石室叹钻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汉 刘向 《真君传》:“ 赤松子 者, 神农 时雨师也……数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始兴机山 东有两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数十所。经过,皆闻有金石丝竹之响。”《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更前百步,豁然开朗,见一石室,榜曰:申阳之洞。守门者数人,装束如昨夕庙中所睹。” 清 徐喈凤 《会仙记》:“ 秋鸿 以扇拂壁,忽豁大门,肃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别有天地。” 黄侃 章炳麟 《游仙联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乔 松 儔。”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陈著名句,闻西兵复至又为逃隐计二首名句
猜你喜欢:
- 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刘劭《人物志·序》
-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王充《论衡·卷二十·佚文篇》
- 题费国聘市隐园·其四余继登〔明代〕
-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沈佺期〔唐代〕
- 苏幕遮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潜真子〔元代〕
- 响应寺陈必复〔宋代〕
- 游法螺寺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