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造的《次韵陆子高》
全文:
一从别君来,圆缺几望舒。
相与兄弟然,异姓殊厥居。
向来帆归船,欲去仍趦趄。
平安可但已,拟凭双鲤鱼。
两地邈千里,二年能几书。
了知故人意,记忆犹勤渠。
当君访甓社,值我留南徐。
参辰巧相避,终冀或起予。
扣户听剥啄,果尔不作疎。
属者久契阔,兹焉不踌躇。
甚欲挽袖留,扣子万卷储。
子家老嗣宗,三赋陵相如。
阿戎青山蓝,万壑赴归墟。
宸廷奉大对,百韫财一纾。
有偕仲补衮,无取辛引裾。
俯视汉诸公,彼馁此有余。
置之不吾即,欲刃捐礛{石诸}。
南台复西掖,高位为谁虚。
未须芹藻地,脱口鎗佩琚。
平时交游间,别酒惯搀祛。
如君可畏敬,且复同乡闾。
求全待补劓,涉险资闲舆。
滔滔多面朋,著眼增欷歔。
视我若浼然,於君何赖与。
原言风谊重,暇计日月余。
许寻十日盟,妙论穷终初。
治具有赤脚,抄诗戒小胥。
安得方角轮,一昔生君车。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扣户
敲门。 宋 苏轼 《杭州故人信至齐安》诗:“朝来闻好语,扣户得 吴 餉。”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平居昬暮扣户,宿舂饭之。”《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忽闻扣户声急, 阿巧 惊遁而去。”
剥啄
亦作“剥琢”。1.象声词。敲门或下棋声。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惠酒》:“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清 钱谦益 《观棋绝句》之六:“疎帘清簟 楚 江秋,剥啄丛残局未收。” 清 阮升基 《修宜兴县旧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闻剥琢声,出视无所见。”
(2).可重迭使用。 唐 韩愈 《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亦作“剥琢”。1.叩击,敲打。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见丛树中,有茅屋数椽,门悬韦箔,绕以笆篱。方将剥啄,而老人已扶笻出。”
(2).谓用喙刮啄。 郭沫若 《山中杂记·菩提树下》:“鸡雏啾啾地在她脚下争食,互相挤拥,互相践踏,互相剥啄着。”
果尔
(1).果真如此。《晋书·桓温传》:“生未朞而 太原 温嶠 见之……曰:‘真英物也!’ 彝 以 嶠 所赏,故遂名之曰 温 。 嶠 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李文和 ﹞尝诊司法 孙评 云:‘据脉当作僧道……’问之果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赵廷鑨》:“果尔,当娶某氏女,妻汝。”
(2).婉言人逝世。 明 李贽 《又与弱侯焦太史书》:“高使至,闻尊大人果尔,则老人已得所矣,兄之大孝亦自当从时称举也。”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陈造名句,次韵陆子高名句
猜你喜欢:
-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元日登安福寺塔田况〔宋代〕
- 奉和窦容州元稹〔唐代〕
- 经雄县城南因命加赈有作乾隆〔清代〕
- 重题黄鹤楼柴望〔宋代〕
-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其十四陆佃〔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