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镃的《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
全文:
阳乌翅焦云崔嵬,避热马转南山隈。
边湖兴熟厌频往,幽讨林落穿莓苔。
涧声引步陟层岭,亭矗路侧双扉开。
泓泉湛碧透坤轴,合有龙卧专风雷。
抚栏立瞰眩奇閟,潄挹未敢持深杯。
瘦筇趋寺更幽寂,苴补不到檐楹摧。
老僧肃揖选凉坐,借床过夜容裴回。
神灵变异亦喜客,跂脉现状潜鳞鳃。
从容瞻敬忽无靓,应悯堕世余氛埃。
堂中遗像成三老,英爽长在游天垓。
认题扫壁说前辈,今昔玩视俱悠哉。
出门因爱月正午,桂子秋到须重来。
参考注释
遗像
死者生前的照片或画像
三老
(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 ,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
(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 燕公 为三老。”参见“ 三老五更 ”。
(3). 东汉 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 琅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 ,众百餘人转入 太山 ,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 胡三省 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
(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杜预 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 梁丘子 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
(6).柁工。 唐 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仇兆鳌 注:“ 蔡 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邵 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 宋 陆游 《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 清 沉受宏 《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 文彦博 、 张方平 、 范镇 为国之三老, 傅尧俞 、 范纯仁 、 刘挚 为 和州 三老。《元史·张德辉传》:“﹝ 张德辉 ﹞与 元裕 、 李冶 游 封龙山 ,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 唐时升 ﹞与里人 娄坚 、 程嘉燧 并称曰‘练川三老’。”
(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 清 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英爽
英武而豪爽;英俊
那身军装使他显得很英爽
天垓
天际,天边。 明 夏完淳 《观涛》诗:“此水乃自沧溟来, 长江 如练浮天垓。”
张镃名句,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名句
猜你喜欢:
-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吕不韦《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子思《中庸·第二十章》
- 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左丘明《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
-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李清照〔宋代〕
- 清湖春早二首方回〔宋代〕
- 吴门有怀钱塘何彦时仙尉·其一释道潜〔宋代〕
- 谢送牡丹赵孟坚〔宋代〕
- 颂证道歌证道歌释印肃〔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