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百科介绍
拼音:lǐ dōng yáng
早期生活
李东阳生于1447年六月七日(7月19日),死于1516年七月二十日(8月17日)在李东阳像
浓郁的家乡和家庭文化氛围熏陶下,幼年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李东阳4岁时随父亲在北京时就会写直径一尺的大字,被京城中人视为神童。顺天府官员把李东阳推荐给景帝,李东阳当著景帝写下“龙、凤、龟、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兴,赐给李东阳珍奇水果和金银元宝。之后,并两次召见准予李东阳进顺天府学读书。认真求学
石刻上的李东阳 李东阳刻苦师法颜真卿,得其精髓而又自成一家,大家赞道李东阳“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癌,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渣滓以出。”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李东阳考中进士。仕途
李东阳考中进士之后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太常寺少卿、礼部右侍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0年),李东阳任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要,称他为贤相。李东阳不仅以书法闻名,更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晚年时因见宦官刘谨把持朝政,明武宗正德皇帝荒淫无度,自己多次上疏进谏又毫无效果,李东阳以年老多病为由,坚决辞去首辅职位回乡养老。他入阁相18年,在朝时间长,地位高,不仅自己才学渊博,又能奖励后学,推荐隽才,因此不少文学之士都围聚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诗人派别。李东阳也就在明中期一度领导文坛。因而《明史》中写道:“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诗作特色
民间生活
1472年(成化八年)李东阳回到湖南长沙时在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中写道:李东阳半身像
“湖南近凋瘵, 叹息为苍生。” 后又在《浮客户》诗中描写船民生活: “江南人家船为屋, 白发长年水中宿。 生儿不识徒步劳, 生女赤脚随波涛。” 白发苍苍的老人仍必须长年漂泊于水中,即使是小孩也要随波逐涛,劳动者的生活是何等的艰辛。 李东阳在家乡茶陵吟道: “春尽田家郎未归, 小池凉雨试衣。 园桑绿罢蚕初熟, 野麦青时雉始飞。” 写出了农村妇女春末夏初正葛布缝衣,摘桑养蚕一派劳动繁忙,生机勃勃的景象。 透过这些诗,反映出李东阳关心民间疾苦的忧国忧民之心。民间风俗
李东阳的诗还对长沙、茶陵民间特有风俗习惯端午节长沙龙舟竞渡的欢腾场面描写: “江头彩旗耀日明, 船上挝鼓不停声。 湖南乐声君记取, 五月五日潭州城。” 这是端午节长沙百姓龙舟竞渡的欢腾场面。 “杨柳深深桑叶新, 田家儿女乐芳春。 羊击禳瘟鬼, 击鼓焚香赛土神。” 这是明代茶陵农民春天社日的习俗,洋溢着盎然生机。写景
李东阳善于写景,他在《游岳麓寺》吟道: “危峰高瞰楚江于, 路出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 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 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到眼, 鹧鸪声里独凭栏。” 这首诗写出了山的高峻,道的险曲,寺的宏伟,景的幽深,并透出一股孤独苍凉之气,是历代吟咏麓山诗词中情景交融的一首。李东阳的许多抒怀诗感情真挚,思味隽永。抒怀诗
李东阳从北京写了一首《寄彭民望》赠失意回乡的好友、湖南同乡彭民望: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文学成就
拟古乐府百首
另外,李东阳所写的《拟古乐府百首》以乐府体诗作史论成一家之言,也从形式上为前后七子拟古诗的创作开了先河。茶陵诗派这种承前启后的作用,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参与编撰大著作
李东阳先后主持或参与编撰: 《通鉴纂要》 《大明会典》 《孝宗实录》 所以《明史》记载:“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后世评论
李东阳有《怀麓堂集》100卷传世,并收入《四库全书》,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书籍之一。有学者评论李东阳:“高才绝识,独步一时也,而充之以学问,故其诗文深厚浑雄,不少屈奇可骇之辞,而法度森严,思味隽永,尽脱凡近而古意独存。每晚豪伸纸,无趣溢发,操纵开阔,随意所如而不逾典则。”文学创作
李东阳论诗声、色并重,他认为诗歌的较高境界应该是“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他要求以此为准绳来辨别唐音、宋调:“试看所未见诗,即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他推崇盛唐诗特别是杜甫诗, 就要求人们先知唐调:“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虽多无益。唐诗类有委曲可喜之处,惟杜子美顿挫起伏,变化不测,可骇可愕,盖其音调与格律正相称,回视诸作,皆在下风。然学者不先得唐调,未可遽学杜也。”(以上引文皆见《怀麓堂诗话》)正因为李东阳有这样的理论主张,所以他的山水诗的创作不仅注重色泽耀眼,而且注重音调和谐。 由于李东阳长期生活在北京,京城内外的自然山水也就成为他欣赏创作的对象。他曾颇有激情地描绘过《京都十景》,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蓟门城外访遗踪,树色烟光远更重。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峰。坐久不知迟日霁,隔溪僧寺午时钟。 --《京都十景·蓟门烟树》 以"踪"、"重"、"浓"、"峰"、"钟"为韵脚,读来琅琅上口,宛转自然;诗人注重"青"、"绿"色彩的描绘,也能激发读者诗意化的想象。李东阳不仅能满怀激情地描绘京城山水,而且能自觉地从京城山水中得到一种愉悦和省悟,使其精神进一步地升华,例如他的《西山十首》中的第五首: 长为寻幽爱远行,更于幽处觉心清。柢园树老知僧腊,石壁诗存见客名。望入楼台皆罨画,梦惊风雨是秋声。人间亦有无生乐,化外虚传舍卫城。 从人间的自然山水中就能领悟到乐趣,它成为对抗佛教虚无缥缈的宣传的最好办法。这就是诗人所说的"幽处觉心清"。从李东阳的京城山水诗中,不难领悟出一位官高事闲、雍容华贵的士大夫丰采。 李东阳曾三次短暂的离京外出,可以说是眼界大开,使其山水诗创作更为丰富多彩。成化八年(473),李东阳"乞归展墓",回原籍祭拜祖茔,得到了皇帝的批准。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北京外出。他二月出发,八月回京,在茶陵呆了十八天。来回路上,他饱览了祖国大好山河,游历了许多名胜古迹,促使他山水诗创作的诗兴大发,正如他自己所云:“方吾舟之南也,出东鲁,观旧都,上武昌,溯洞庭,经长沙,而后至。其间连山大江,境象开豁,廓然若小宇宙而游混茫者,信天下之大观也。既而下吉安,历南昌,涉浙江,经吴会之墟,则溪壑深窈,峰峦奇秀,千变百折,间见层出,不知其极。柳子厚所谓旷与奥者, 几其两得之。其间流峙之殊形,飞跃开落之异情,耳目所接,兴况所寄,左触右激,发乎言而成声,虽欲止之,亦有不可得而止矣。”(《南行稿序》)这次外出使李东阳山水诗创作的风格更为多样化、丰富化。他能写出气势磅礴的《长江行》: ......奇形异态不可以物象,但见变化无终穷:或如重胎抱混沌,或如浩气开穹窿;或如织女抱素练,或如天马驰风鬃;空山怒哮饱后虎,巨壑下饮渴死虹;或如轩辕铸九鼎,大冶鼓动洪炉风;或如夸父逐三足,曳林狂走无西东;或如甲兵宵驰聚啸满山谷,或如神鬼昼露万象出入虚无中。吁嗟乎,长江胡为若兹雄,人不识无乃造化之奇功。...... 给人以一种雄奇奔放的阳刚之美的感受。他还能写出具有"旷与奥"这种美的类型的《江中怪石》: 突兀山城抱此州,江间怪石拥戈矛。随波草树愁生罅,骇浪蛟龙却避流。岂有喜晓能砥柱,只多冲折向行舟。凭谁一试君山手,月落江平万里秋。 这些山水诗能给人们如此多样的审美感受,这是李东阳在京城无法想象和创作的,这充分说明"江山之助"的重要性。 成化十六年(48),李东阳又外出一次。这次外出是以翰林院侍讲的身份,兼任应天府(南京)乡试考试官。这次去南京时,由于“登舟兼程以经”,又“恐妨职事”,所以没有心情欣赏山水进行创作。等到考试完毕,他才“延访燕会,或登名山,历胜地,辄有诗”。他还舟北上时,“遇石头,沿大江,绝长淮,观吕梁百步之壮,溯天津潞河之深,远归眺太行,数千里萦抱不绝,于是尽得两京之形胜,李东阳的故居
神爽飞越,心胸开荡,烟云风雨之聚散,禽鱼草木之下上开落,衣冠人物、风土俗尚之殊异,前朝旧迹之兴废不常者,不能不形诸言。”(《北上录自序》)这次外出,也许由于年岁渐长,因而所写的山水诗作寄寓的感慨较为深沉一些,如在南京时写的《登清凉寺后台》: 虎踞关高鹫岭尊,四山环绕万家村。城中一览无余地,象外空传不二门。人世百年同俯仰,江流中古此乾坤。南都胜概今如许,归与长安父老论。 又如他离开南京时写的《望龙潭驿》: 谷口斜通驿,山根半入江。磴云朝拂翠,岩雨夜闻淙。水静帆来 稳,天空鸟去双。向来羁泊地,幽思绕离缸。 这些诗都能引发读者一些理性化的思索,决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化欣赏山水上。 弘治十七年(504),李东阳又得到一次外出的机会。这是他第三次离京外出。原来,弘治十二年孔庙受灾被毁,皇帝命令重建,到此年完工。于是弘治皇帝命令李东阳去孔庙祭祀。他四月出发,五月回京,"自发轫至返棹,为日四十有七。"这次外出,由于有政治任务在身,一路上注意访察民情,"访之道路,询之官吏",因而没有过多时间游山玩水,山水诗创作也随之减少。即使有一些描写山东山水的诗篇,其忧国忧民的情绪仍然贯穿其中。如其《望岳》一首长诗,一方面描写了“半空翻碧浪,平陆走 苍龙。紫爱沾岚湿,青怜泼黛浓”的泰山景观,一方面又发出“岁旱当忧国,民劳恐病农”的感喟。从这些山水诗不难看出,李东阳是一位具有“民本”思想的、较为正直的封建官吏,即使描山画水,他也总是忘不了国事民瘼。人物轶事
(一) 李东阳四岁时被举荐为神童.父亲带他进宫朝见皇帝,因人小脚短,跨不过门槛。皇帝李东阳的书法
见此情景,便脱口出了上联:“神童脚短。”东阳应声对下联:“天子门高”。皇帝高兴地将他抱坐膝盖上,见其父亲还站立在一旁,又出上联:“子坐父立,礼乎?”李东阳答道:“嫂溺叔援,权也。” (二) 李东阳和程敏政同时作为神童,被皇帝召见入宫殿。皇帝正在吃螃蟹,便以此出上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应声对道:“凤凰遍体文章。”李东阳从容答道:“蜘蛛满腹经纶。”皇帝说:“这个孩子将来会当宰相。”殿试后第三天,李东阳中了第三名神童。 (三) 李东阳被举荐为神童后,不少文人墨客找他题诗作对,试试他的才华是否名副其实。有位老翰林将他的名字嵌入联语,要他用“两兼格”续对:“李东阳气暖。”东阳对道:“柳下惠风和。”老翰林惊叹不已。 (四) 正德年间(1506~1521),内阁刘健、谢迁二公遭贬离京,只留下李东阳一人。当时刘瑾把持朝政,李东阳独木难支,无力回天。有人画了一幅丑老妪骑牛吹笛的讽刺画,在画中老妪额上题“此李西涯(李的号)相业”,以此嘲讽李东阳。有人向他报告此事,可他不动声色,自题绝句一首:“杨妃身死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争似阿婆骑牛背,春风一曲太平歌。”在后来推翻刘瑾的斗争中,李起了关键性作用。 (五) 李东阳与彭泽(字民生望,攸县人)交往甚密,常有唱酬。彭对李诗不太赞赏。后来,彭泽官场失意,离京回乡。李东阳赠诗一首:“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彭读到开头四句便深为感动,读完全诗,潸然泪下。反复吟诵数十遍,爱不释手,对儿子说;“现在我才发现西涯的诗写得这样好,意境如此深远。我恨不能与他重相见,把酒论诗文!”0
纠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如:李东阳百科书法,即可方便查询
资源下载
- 【pdf高清】清林皋篆《宝砚斋印谱》清康熙钤印本_173M
- 【PDF高清】清黄鹓篆《试篆存稿》八卷下载_试篆印存217M
- 【tif】何绍基行书《咏落花帖卷》下载_292M
- 【jpg高清】明 解缙《草书千字文》下载_87.5M
- 【PDF高清】明 程大约《程氏墨苑》明万历滋兰堂彩色套印本下载_1.89G
- 【pdf】明 甘旸《集古印正》五卷印谱下载_197M
- 【jpg】元 赵孟頫行书《秋声赋》下载_11.7M
- 【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秋兴赋》下载_483M
- 【jpg】颜真卿书法作品集打包下载_1.46G
- 元赵孟頫行书 《致中峰和尚札》下载_2.1M
- 【pdf】明程远摹选《古今印则》二卷下载_24M
- 【jpg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下载_49M
- 【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秋声赋》下载_716M
- 【jpg】唐 李阳冰篆书《千字文》下载_15.8M
- 【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真草千字文》下载_743M
- 【PDF】清末《百幅京剧人物图》下载_64M
书法欣赏
- 吴玉如小楷《临乐毅论》
- 戴熙《行书潜神迈德八言联》
- 颜真卿楷书《郭虚已墓志》
- 屠隆《行书近作四首诗扇》
- 徐渭《行书七言诗扇面》
- 李邕行书《麓山寺碑》宋拓
- 何绍基隶书《赏留道左七言联》
- 颜真卿楷书《谒金天王祠题记 》
- 吴熙载篆书《庾信咏屏风诗扇面》
- 韩元吉行书《题北齐校书图》
- 祝允明草书《嵇康酒会诗》
- 米芾《行书间架结构92法》
- 徐渭草书《咏月词轴》
- 长沙窑诗文壶《罗网之鸟》题记壶
- 徐生翁行书《水曲山如画五言联》
- 《兰亭序》五个摹本比较
- 吴昌硕《行书独鹤赤鲤七言联》
- 左宗棠《篆书四屏》
- 何绍基《枕湖草堂隶书匾》
- 黄媛介小楷册页
- 周亮工行书《七言诗扇面》
- 王岩叟行书《与知府安抚左丞资政札》
- 祁豸佳行书《画鹤赋》
- 何绍基《隶书蕴真赏心五言联》
书法推荐
- {$zd_sftj$}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