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元怀墓志》
作者:不详 书体:楷书 2014-06-03 12:38:35
元怀墓志,北魏熙平二年(517)八月刻,1925年河南洛阳张羊村出土,原石现藏开封市博物馆。书刻精妙,字口清晰中新,便于临暮学习,是初学“魏碑”书体的较好范本。
《元怀墓志》的艺术水平在众多魏碑书法中,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一种。它不仅由于元怀的身世显赫,其墓志必然由一代高手书丹镌刻,还由于它出土较晚,出土后又得到了精心的保管,字迹清晰如新,保留了书刻的原貌。甚至可以“透过刀锋看笔锋”,观察到笔锋毫颖的细微之处,觉察到书家书丹的运笔及转折提按。所以《元怀墓志》是一个便于欣赏和临习的极好范本。
《元怀墓志》的书法属于较为标准的魏碑字体,曾被称为魏碑的“馆阁体”,它的风格和书刻与公元522年(北魏正光二年)的《张猛龙碑》极为相似,如两者中的“鲁”、“春”、“岳”、“年”、“之”等字,从笔画到结构,几乎看不出区别。由于《元怀墓志》和《张猛龙碑》的书刻时间相距不远,甚至可以大胆猜测,两者由同一位书家书丹。对《张猛龙碑》历来评价极高,康有为说它是“正体变态之宗”,但由于原碑石风化漫漶严重,即使是早期的宋拓本,碑中许多字已缺损,模糊不清,给临习带来了很大不便。《元怀墓志》正好弥补了《张猛龙碑》这个缺陷。我们可以从《元怀墓志》中,体会理解《张猛龙碑》等魏碑书法的用笔和笔画的特点。
元怀墓志碑文:
魏故侍中太保领司徒公广平王姓元,讳怀, 字宣义,河南洛阳乘轩里人。显祖献文皇帝之孙,高祖孝文皇帝之第四子,世宗宣武皇帝之母弟,皇上之叔父也。体乾坤之睿性,承日月之贞晖,比德兰玉, 操迈松竹,延爱二皇,宠结三世。姿文挺武,苞仁韫 哲,量高山岳,道协风云。周之鲁卫,在汉闲平,未足称美于前代矣。享年不永,春秋卅,熙平二年三月廿六日丁亥薨。追崇使持节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侍中,王如故。显以殊礼,备物九锡,谥曰武穆,礼也。及葬,皇太后舆驾亲临,百官赴会。 秋八月廿日窆于西郊之兆。惧陵谷易位,市朝或侵, 坟堂有改,金石无亏,敬勒志铭,树之泉闼。其颂曰 :老尚简嘿,孔贵雅言,于穆懿王,体素心闲。德秀时英,器允宗贤,践仁作保,履义居蕃。忠冠朝首, 宠表戚先,勋规未半,背世茂年。生荣殁哀,休光永延,刊美瑶牒,祗告幽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魏碑书法,可方便查询。
猜你喜欢:
- 南北朝(萧)梁萧思话书《节近帖》释文:“一月三日思话白,节近,说寒切,足下复何如?以何一涉道久当诸恶耶。示告望,近吾所患,犹尔思话白。”
- 《瘗鹤铭》残片焦山摩崖石刻《瘗鹤铭》刻于南朝·梁(传)天监十三年(514年),陶弘景书。
-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川刺史始平公造像记》。此记署为孟达文、朱义章书。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
-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楷书,无书写者姓名,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
- 《张玄墓志铭》释文: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君讳玄,字黑女,南阳白水人也。出自皇帝之苗裔。昔在中叶,作牧周、
- 山东省境内有很多北朝时期的摩崖刻石,内容主要是佛经,另外还有一些题字和题名。摩崖刻经的风气盛行于北齐,北周灭掉北齐后继续镌刻,“四山摩崖”是
- 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现江苏武进县)人。他原来是南朝齐的官员,南齐末年,出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乘机打造兵器,整治
- 《曹恪碑》又名《曹枚乐碑》,楷书, 经折装, 墨纸尺寸: 25.3 x 15.8 cm。 民国拓本,书前衬叶有"堀越文库"(Horikosh
-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刻石无年代,以书法风格列入北齐。文殊般若经书法不似隋唐以后楷书注重波折,起收笔处不露笔锋,行笔迟缓,落笔凝重,结体茂密,
- 【释文】太子舍人王琰 牒。在职三载,家贫,仰希江 郢所统小郡,谨牒。 七月廿四日臣王僧虔启。《王琰帖》(又称《太子舍人帖》、《在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