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书法字典>> 历代书法>> 清朝>> 何绍基《临汉碑》书法欣赏

何绍基《临汉碑》

作者:何绍基 书体:隶书 2019-09-25 18:47:46

标签:何绍基,临汉碑

何绍基《临汉碑》

何绍基《临汉碑》

何绍基《临汉碑》,资料来自《历代名家墨迹传真.清何绍基临汉碑》(上海书画出版社)

款识:吾邑有此石,而余不得遇,其拓本石工程福尤可贵。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 * 。世传其双臂过膝,故又自号蝯(猿)叟,湖南道州人。道光丙申(1836)年进士。绶编修,充武英殿国史馆协修、总纂,官至四川学政。为晚清书坛极具个性和饶有影响的大书家。

何氏是一位天才加勤奋的书家,其楷行宗师颜真卿,千载下,习颜而具鲜明个性者当以何氏为首选。堪称是活学活用颜氏书风的佼佼者。以笔者考察,何氏习颜而饶别趣,此别趣正与宋人温革之书风暗合,然温革字,世所罕睹,益成全了何氏书风名蜚四海。严格地说,作为官员的他,书艺非其余事,而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一辈子都借以风光与自豪的所在。他花甲前书作多以楷行行世,沉雄峭拔,精力酣足是其独具的特色。不满足于既得,是何氏书艺获得大成的动力,据其文孙何维朴称:“咸丰戊午(1858),先大父年六十,在济南泺源书院,始专习八分书,东京诸碑次第临写,自立课程,庚申(1860)归湘,主讲城南,隶课仍无间断,而于《礼器》《张迁》两碑用功尤深,各临百通。”真实地描述了何氏晚年临习隶篆之勤,虽是“临”,而细读其晚岁所临汉碑,他并非表面化地临其形,而是以形攫神,形远旨近,是一种智慧的饶有创意的“临”,故而“临”出的汉隶与古篆,都钤有何氏古拙生涩的独特印记。由先前的享大名于行楷,更享大名于篆隶,得一望二,循序渐进,是值得急于求成者从中获得启迪的。

何氏的隶书,谓之为“临”,实为托古求新。在何氏稍前的隶篆大家中,邓石如以雄遒豪迈胜,伊秉绶以堂皇庄严胜,何绍基则避同求异,表现为凝结涩拙,在结字和气格上朝先贤忽视的生拙方向作了有力而有效的探索,对后世很有示范的意义。尤其是在用笔上,他深谙颜真卿“屋漏痕”的真谛,书写点画,强调积点成线,力透纸背,使篆隶书的点画本身具有了更独立的观赏性和灵感,这不能不说是何氏的一个贡献。要之,邓、伊、何三大家,树立大旗,立三新面,流风所至为嘉道以来篆隶书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作出了本人也未尝预知的奉献。这勃兴而卓著的隶(包括篆)书的成果,足以挤兑清代行楷艺术的式微。(文:韩天衡)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何绍基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何绍基书法欣赏:

猜你喜欢:

  • 赵之谦《楷书猛志奇龄五言联》纸本楷书 189×56.5cm×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猛志逸四海,奇龄迈五龙。款署:
  • 杨法《行书五言古诗立轴》纸本 102×35.7cm 扬州市博物馆藏【释文】骋日千田土,风沙极四维。竞成中道断,难禁暮年
  • 吴昌硕《篆书渊深树古五言联》纸本篆书 155×30cm×2 1924年 朵云轩藏 释文:渊深识鱼乐,树古多禽鸣。
  • 包世臣《楷书警语立轴》纸本楷书, 137.5×63.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荣且溺之耦耕,甘山
  • 何绍基《石梧书札》,行书。释文:十八日奉复一函,并寄挽联,后家君又手泐一函,后菊言丈寄去信并幛。顷得亲家廿七日书,知
  • 孔尚任《行书题仲景小照卷》 纵34厘米,横38厘米,纸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题仲景小照卷释文:尘积青山几碎琴,水边偶到似孤云。诗
  • 翁方纲《斜街行立轴》纸本行书 132×33.8cm 天津博物馆藏释文:斜街紫藤高出檐,金花帖子锦作函。二十年前开喜燕,犹记藤花香满帘
  • 傅山《草书八屏》轴 绢本 133.5×35cm×8 中贸圣佳2005春拍来自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
  • 石涛《访陈定九诗楷书帖》 纸本 38×24.5 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广州美术馆藏 【资料来源】《中国书法全集
  • 郭尚先《温公墓志铭册》(局部),纸本,篆书, 29.8×1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太子少保总督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代书法 词典网 CiDianWang.com